VS 여러분! 반갑습니다.    [로그인]
키워드 :
한문 
◈ 前後所將舍利(전후소장사리) ◈
카탈로그   본문  
고려 충렬왕 때
일연
1
三國遺事卷第三
2
塔像(第)(四)
 
 

1. 前後所將舍利

 
4
《國史》云: 「<眞興王><大淸>三年己巳, <梁>使<沈湖>送舍利若干粒; <善德王>代<貞觀>十七年癸卯, <慈藏法師>所將佛頭骨‧佛牙‧佛舍利百粒, 佛所著緋羅金點袈裟一領, 其舍利分爲三, 一分在<皇龍寺>, 一分在<太和塔>, 一分幷袈裟在<通度寺>戒壇, 其餘未詳所在. 壇有二級, 上級之中, 安石蓋如覆鑊.」 諺云, 昔在本朝, 相次有二廉使禮壇, 擧石鑊而敬之, 前感脩蟒在函中, 後見巨蟾蹲石腹. 自此不敢擧之, 近有上將軍<金公><利生>‧<庾侍郞><碩>, 以<高廟朝>受旨, 指揮<江東>, 仗節到寺, 擬欲擧石瞻禮, 寺僧以往事難之, 二公令軍士固擧之, 內有小石函, 函襲之中, 貯以瑠璃筒, 筒中舍利只四粒, 傳示瞻敬. 筒有小傷裂處, 於是<庾公>適蓄一水精函子, 遂奉施兼藏焉, 識之以記, 移御<江都>四年乙未歲也. 古記稱百枚分藏三處, 今唯四爾, 旣隱現隨人多小, 不足怪也. 又諺云, 其<皇龍寺塔>災之日, 石鑊之東面始有大斑, 至今猶然, 卽<大遼><應曆>三年癸丑歲也, 本朝<光廟>五載也, 塔之第三災也. <曹溪><無衣子>留詩云: 「聞道<皇龍>災塔日, 連燒一面示無間.」 是也. 自<至元>甲子已來, 大朝使佐本國皇華, 爭來瞻禮, 四方雲水, 輻湊來參, 或擧不擧. 眞身四枚外, 變身舍利, 碎如砂礫, 現於鑊外, 而異香郁烈, 彌日不歇者, 比比有之. 此末季一方之奇事也. <唐><大中>五年辛未, 入朝使<元弘>所將佛牙(今未詳所在, <新羅><文聖王>代), <後唐><同光>元年癸未, 本朝<太祖>卽位六年, 入朝使<尹質>所將<五百羅漢>像, 今在<北崇山><神光寺>. <大宋><宣和>元年己卯(<睿廟>十五年), 入貢使<鄭克永>‧<李之美>等所將佛牙, 今內殿置奉者是也. 相傳云, 昔<義湘法師>入<唐>, 到<終南山><至相寺><智儼尊者>處. 隣有<宣律師>, 常受天供, 每齋時天廚送食. 一日<律師>請<湘>公齋, <湘>至坐定旣久, 天供過時不至. <湘>乃空鉢而歸, 天使乃至. <律師>問: 「今日何故遲?」 天使曰: 「滿洞有神兵遮擁, 不能得入.」 於是, <律師>知<湘公>有神衛, 乃服其道勝, 仍留其供具, 翌日又邀<儼>‧<湘>二師齋, 具陳其由, <湘公>從容謂<宣>曰: 「師旣被天帝所敬, 嘗聞<帝釋宮>有佛四十齒之一牙, 爲我等輩, 請下人間爲福如何?」 <律師>後與天使傳其意於上帝, 帝限七日送與<湘公>. 致敬訖, 邀安大內. 後至<大宋><徽宗>朝, 崇奉左道, 時國人傳圖讖曰: 「<金>人敗國.」 <黃巾>之徒, 諷日官奏曰: 「<金>人者, 佛敎之謂也, 將不利於國家.」 議將破滅<釋氏>, 坑諸沙門, 焚燒經典, 而別造小舡, 載佛牙泛於大海, 任隨緣流泊. 于時, 適有本朝使者, 至<宋>聞其事, 以<天花茸>五十領‧紵布三百疋, 行賂於押舡內史, 密授佛牙, 但流空舡. 使臣等旣得佛牙來奏, 於是<睿宗>大喜, 奉安于<十員殿>左掖小殿, 常鑰匙殿門, 施香燈于外. 每親幸日, 開殿瞻敬. 至壬辰歲移御次, 內官悤遽中忘不收檢, 至丙申四月, 御願堂<神孝寺>釋<蘊光>請致敬佛牙, 聞于上, 勑令內臣遍檢宮中, 無得也. 時, 栢臺侍御史<崔冲>命<薛伸>, 急徵于諸謁者房, 皆未知所措. 內臣<金承老>奏曰: 「壬辰年移御時《紫門日記》推看.」 從之, 記云: 「入內侍大府卿<李白全>受佛牙函」云. 召<李>詰之, 對曰: 「請歸家更尋私記.」 到家檢看, 得左番謁者<金瑞龍>佛牙函准受記, 來呈. 召問<瑞龍>, 無辭以對. 又以<金承老>所奏云: 「壬辰至今丙申五年間, <御佛堂>及<景靈殿>上守等, 囚禁問當.」 依違未決. 隔三日, 夜中<瑞龍>家園墻裏, 有投擲物聲, 以火檢看, 乃佛牙函也. 函本內一重沈香合, 次重純金合, 次外重白銀函, 次外重瑠璃函, 次外重螺鈿函, 各幅子如之, 今但瑠璃函爾. 喜得之, 入達于內, 有司議, <金瑞龍>及兩殿上守皆誅, <晋陽府>奏云: 「因佛事, 不合多傷人.」 皆免之. 更勑<十員殿>中庭特造<佛牙殿>安之, 令將士守之, 擇吉日, 請<神孝寺>上房<蘊光>, 領徒三十人, 入內設齋敬之. 其日入直承宣<崔弘>‧上將軍<崔公衍><李令長>‧內侍茶房等侍立于殿庭, 依次頂戴敬之, 佛牙區穴間, 舍利不知數, <晋陽府>以白銀合貯而安之. 時, 主上謂臣下曰: 「朕自亡佛牙已來, 自生四疑. 一疑, 天宮七日限滿而上天矣; 二疑, 國亂如此, 牙旣神物, 且移有緣無事之邦矣; 三疑, 貪財小人, 盜取函幅, 棄之溝壑矣; 四疑, 盜取珍利, 而無計自露, 匿藏家中矣. 今第四疑當之矣.」 乃放聲大哭, 滿庭皆洒涕獻壽, 至有煉頂燒臂者, 不可勝計. 得此實錄於當時內殿焚修前<祗林寺>大禪師覺猷, 言親所眼見, 使予錄之. 又至庚午出都之亂, 顚沛之甚, 過於壬辰, <十員殿>監主禪師心鑑亡身佩持, 獲免於賊難, 達於大內, 大賞其功, 移授名刹, 今住<氷山寺>, 是亦親聞於彼. <眞興王>代<天嘉>六年乙酉, <陳>使<劉思>與釋<明觀>, 載送佛經論一千七百餘卷. <貞觀>十七年, <慈藏法師>載三藏四百餘函來, 安于<通度寺>. <興德王>代<大和>元年丁未, 入學僧<高麗>釋<丘德>, 齎佛經若干函來, 王與諸寺僧徒出迎于<興輪寺>前路. <大中>五年, 入朝使<元弘>, 齎佛經若干軸來. <羅>末<普耀禪師>再至<吳越>, 載《大藏經》來, 卽<海龍王寺>開山祖也. <大宋><元祐>甲戌, 有人眞讚云: 「偉哉初祖, 巍乎眞容, 再至<吳越>, 《大藏》成功. 賜■<普耀>, 鳳詔四封, 若問其德, 白月淸風.」 又<大定>中,《漢南管記》<彭祖逖>留詩云: 「水雲蘭若住空王, 况是神龍穩一場. 畢竟名藍誰得似, 初傳像敎自南方.」 有跋云: 「昔<普耀禪師>始求《大藏》於<南越>, 洎旋返次, 海風忽起, 扁舟出沒於波間, 師卽言曰: 『意者, 神龍欲留經耶!』 遂呪願乃誠, 兼奉龍歸焉, 於是風靜波息, 旣得還國. 遍賞山川, 求可以安邀處, 至此山, 忽見瑞雲起於山上, 乃與高第<弘慶>經營蓮社. 然則, 像敎之東漸, 實始乎此.《漢南管記》<彭祖逖>題.」 寺有<龍王堂>, 頗多靈異, 乃當時隨《經》而來止者也, 至今猶存. 又<天成>三年戊子, <黙和尙>入<唐>, 亦載《大藏經》來; 本朝<睿廟>時, <慧照國師>奉詔西學, 市<遼>本《大藏》三部而來, 一本今在<定惠寺>.(<海印寺>有一本, <許參政>宅有一本.) <大安>二年, 本朝<宣宗>代, 祐世僧統<義天>入<宋>, 多將<天台敎>觀而來. 此外方冊所不載, 高僧信士往來所齎, 不可詳記. 大敎東漸, 洋洋乎慶矣哉. 讚曰: 「華月夷風尙隔煙, 鹿園鶴樹二千年. 流傳海外眞堪賀, 東震西乾共一天.」 按此錄《義湘傳》云: 「<永徽>初, 入<唐>謁<智儼>.」 然據<浮石>本碑, <湘><武德>八年生, 丱歲出家, <永徽>元年庚戌, 與<元曉>同伴欲西入, 至<高麗>有難而廻, 至<龍朔>元年辛酉入<唐>, 就學於<智儼>. <總章>元年, <儼>遷化, <咸享>二年, <湘>來還<新羅>, <長安>二年壬寅示滅, 年七十八. 則疑與<儼公>齋於<宣律師>處, 請天宮佛牙, 在辛酉至戊辰七八年間也, 本朝<高廟>入<江都>壬辰年, 疑天宮七日限滿者, 誤矣. <忉利天>一日夜當人間一百歲, 且從<湘公>初入<唐>辛酉, 計至<高廟>壬辰, 六百九十三歲也, 至庚子年, 始滿七百年而七日限已滿矣. 至出<都><至元>七年庚午, 則七百三十年. 若如天言而七日後還天宮, 則禪師<心鑑>出<都>時, 佩持出獻者, 恐非眞佛牙也. 於是, 年春出<都>前, 於大內集諸宗名德, 乞佛牙‧舍利, 精勤雖切而不得一枚, 則七日限滿上天者, 幾矣. 二十一年甲申, 修補<國淸寺>金塔, 國主與<莊穆王后>, 幸<妙覺寺>, 集衆慶讚訖, 右佛牙與<洛山>水精念珠‧如意珠, 君臣與大衆, 皆瞻奉頂戴, 後幷納金塔內. 予亦預斯會, 而親見所謂佛牙者, 長三寸許, 而無舍利焉. <無極>記.
【원문】前後所將舍利(전후소장사리)
▣ 커뮤니티 (참여∙의견)
내메모
여러분의 댓글이 지식지도를 만듭니다. 글쓰기
〔미분류〕
▪ 분류 : 한국역사
▪ 최근 3개월 조회수 : 1
- 전체 순위 : 7327 위 (5 등급)
- 분류 순위 : 274 위 / 295 작품
지식지도 보기
내서재 추천 : 0
▣ 함께 읽은 작품
(최근일주일간)
▣ 참조 지식지도
▣ 기본 정보
▣ 참조 정보 (쪽별)
백과 참조
목록 참조
외부 참조

  지식놀이터 :: 원문/전문 > 고전 > 한국고전 > 한국역사 카탈로그   본문   한문 
◈ 前後所將舍利(전후소장사리) ◈
©2021 General Libraries 최종 수정 : 2021년 03월 27일